按照传感器的结构参数在信号变换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可分为:。
a,物性型传感器:在实现信号的变换过程中,结构参数基本不变,而是利用某些物质材料(敏感元件)本身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而实现信号变换的。
这种传感器一般没有可动结构部分,易小型化,故也被称作固态传感器,它是以半导体,电介质,铁电体等作为敏感材料的固态器件,如:热电偶,压电石英晶体,热电阻以及各种半导体传感器如力敏,热敏,湿敏,气敏,光敏元件等。
b,电流传感器结构型传感器:依靠传感器机械结构的几何形状或尺寸(即结构参数)的变化而将外界被测参数转换成相应的电阻,电感,电容等物理量的变化,实现信号变换,从而检测出被测信号。
如:电容式,电感式,应变片式,电位差计式等。
我国传感器制造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,在1972年组建成立中国第一批压阻传感器研制生产单位,1974年,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实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,1978年,诞生中国第一个固态压阻加速度传感器,1982年,国内*早开始硅微机械系统(MEMS)加工技术和SOI(绝缘体上硅)技术的研究。
20世纪90年代以后,硅微机械加工技术的优良压力传感器,微压传感器,呼吸机压传感器,多电流传感器晶硅压力传感器,低成本TO-8封装压力传感器等相继问世并实现生产,传感器技术及行业均取得显著进步。
进入21世纪,传感器制造行业开始由传统型向智能型发展,智能型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,具有采集,处理,交换信息的能力,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,由于智能型传感器在物联网等行业具有重要作用,我国将传感器制造行业发展提到新的高度,从而催生研发热潮,市场地位凸显。
同时,受到汽车,物流,煤矿安监,安防,RFID标签卡等领域的需求拉动,传感器市场也得到快速扩张,到2017年,中国传感器制造行业规模以电流传感器上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747.78亿元,同比增长10.02%。
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。
尽管中国传感器制造行业取得长足进步,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,这种差距体现在:产品品种不全,规格少,新品欠缺,科技创新差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,工艺装备落后,产品质量差,人才资源匮乏,产业发展后劲不足,统筹规划不足,科研投资强度偏低,科研设备落后,科研和生产脱节,政府重视不够,对传感器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滞后于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,正因此,美国,日本,德国占据全球传感器市场近七成份额,而中国仅占到10%左右。
北京华智专业生产电流传感器|电压传感器|电流变送器|电压变送器|功率变送器,保质五年,价格合理,http://www.hzxyck.com/。 |